【文:現役 Dirty Team 醫生】
Dirty Team 工作來到最後幾天,慶幸見到確診人數逐漸下跌,也親眼見證有病人能夠順利出院。但今天回到酒店的時候看到一單新聞,實在不得不對當事人的取態表示失望。也許有人認為自己身體夠強壯,就算感染新冠肺炎也不需要接受治療,可以靠自己的免疫系統對付病毒。但卻想不到原來相關行為隨時適得其反,不但害了自己,也害了其他人,實在是一個壞榜樣。
這一位就是第一位確診的藝人歌手施匡翹。根據報章的報導,施匡翹在接受隔離期間堅持不用藥物治療。當其他確診藝人一個又一個出院的時候,施匡翹仍然在接受隔離。也許施匡翹認為自己年輕,不接受治療也沒有所謂。慶幸施匡翹今次押注成功了,可以康復出院,但住院時間連同在鯉魚門隔離營的時間總共是 24 天,比起其他病人平均 7 至 14 天長了一大截。所有病人在接受治療前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聆聽醫生的建議。的確部分病毒量很低的病人,在不需要接受治療的情況下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出院。所以這批病人不論接受治療與否也沒有大所謂。
至於施匡翹的情況是否類似呢,就相信只有她自己才清楚。但根據我的經驗,需要住院長達 24 小時身體內病毒含量很低的情況微乎其微,因為大部分病人如果病毒量低的話,三數天已經可以順利出院。需要隔離長達 24 天,似乎代表施匡翹今次的感染一點也不輕微。施匡翹很幸運,因為自己年輕,所以就算感染了新冠肺炎也沒有什麼併發症。但根據臨床觀察,如果病人延誤治療的話,絕對可以出現併發症,到時將會大大影響治療方案。除此以外,病人選擇拒絕治療的時候,其實有想過其他人的情況嗎?
第一批人就是在醫院內服務的醫護人員。除了醫生和護士,還包括抽血員、放射技師、病人服務助理、還有保安人員。這些人需要出入隔離病房,如果病人因為拒絕治療,導致身體病毒含量持續偏高,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會帶來潛在風險。因為病毒量越高,對其他人的風險就越高。如果施匡翹一早接受治療,可以在短時間內下跌,不但能夠讓自己可以更快出院,也可以保護醫護人員。
另一個不接受治療的影響當然就是對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。接受治療的其中目的就是希望病毒量盡快下跌,可以讓病人早一點出院,騰空病床接收下一批病人。如果人人也不接受治療,令病毒數量持續高企,結果便需要住院更長時間,最後受害的當然就是其他病人,鄧達智就是最好的例子。並不是所有病人也像施匡翹一樣幸運,就算沒有接受治療病毒也會成功被免疫系統擊退。部分病人在苦等入院的時候有機會病情出現惡化,造成併發症的出現。如果人人也選擇治療法,讓隔離病房和社區治療設施長期爆滿,最後受害的當然就是其他病人,香港人也要因此埋單。
如果大家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方案,可以在最短時間治好疾病,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出院,香港可能不需要興建所謂的港版火神山醫院。但如果人人都堅持自然療法,就算多幾間所謂的方艙醫院也不夠,因為所有人的住院日數將會倍增,而且病毒量持續高企,病人未必適合轉到社區治療設施。而且部分病人在接受自然療法期間惡化的話,隨時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。社區治療設施可以用錢換來,但深切治療部卻不行。深切治療部不但需要硬件,更需要軟件。深切治療部的醫生和護士都需要接受長時間專業訓練,並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找其他人臨時拉伕。越多病人接受自然療法,令住院日數不斷拉長,最後受苦的必然是香港人,尤其是年長和有其他疾病的病人,他們隨時因為需要長時間等候入院,而出現嚴重併發症。
施匡翹的例子絕對不是一個勵志的故事,而是一個最壞的榜樣。24 天住院日數一點也不短,亦對公營醫療系統帶來的沉重的負擔。如果當天施匡翹願意接受藥物治療,也許 7 至 10 天後已經出院,可以早一點騰空隔離病房,給有需要人士早一點入住,對其他醫護人員帶來的感染風險也會更低。希望大家閱讀這段新聞的時候,能夠深入分析一下事件的正反兩面,別被傳媒單方面的報導誤導。